查看原文
其他

青听 | 为什么要“收到请回复”?

2017-09-21 共青团中央






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

一日


·




今日配乐《有点甜》

欢迎到网易云音乐,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



"为什么现在的新生收到通知总是不回复呢?自己的事情不应该多上点心才是嘛。"郭丹对我抱怨说。


原来,她早提醒过,申请助学金的表格已经发到了Q群,并且预留了一个星期给他们整理,截止时间前交就可以了。


殊不知到了截止时间之后,还有好几个同学问她,表格怎么填,时间过了还能不能再递申请呢。


郭丹说:"我每天在群里一次又一次提醒,还让他们收到要及时回复我。而他们要么是没回复,要么就是回复了之后也没有把它当回事。"


她说完之后,几个编辑都很有感触。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的一个选题:
"收到请回复,谢谢。


"你回还是不回呢?"



很多新生对师兄/师姐的印象,大概就是那个每次都会催着"收到请回复"的人。


师弟师妹你好!恭喜你通过了第二轮面试。请下午准时来XXXX参加。收到请回复,谢谢。


亲爱的小朋友们,明晚19点我们将在XXXX开全体班会。收到请回复,谢谢。

但这简短的五个字,往往不被看重。



盯着手机,害怕错过你们任何一个人的答复。"我已经收到了通知,我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那为什么还非要回复呢?"是啊,你是收到了信息,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可是你不知道,师兄师姐还在屏幕的另一头焦急地等待着你的确认。


吃饭的时候,时不时地按亮屏幕看一看有没有收到新消息;洗澡的时候手机响了,急忙擦干手看看是不是你找他/她;甚至连上课,都总是分神地。



或许这些在你的眼里微不足道。但是将心比心,倘若你是那个负责通知的人呢?


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同学,或者是社团上百个干事,不能一个个当面通知,只好一个个发消息。


可是当你信息发出去已经超过一个小时,还是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回复,杳无音讯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是烦躁?是焦虑?还是不安呢?



对于"收到请回复",也有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理解:


好像没有特别喜欢这个社团,既然不去面试了,不回复也没关系的。


时间上冲突了,但是不太好意思拒绝,假装没有收到吧。


又是这些开班会例会的通知,来来去去还是说那几个事情,算了无视吧



然而在屏幕另一端的师兄师姐想的却是:


是我发错号码了吗?我再核对一遍吧。他是不是太忙了,我要不要再发一次呢?是不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这个事儿还挺重要的,再拖就不好了。


如果久久等不到回复,只能再一个一个打电话确认,如果没有人接听,那只好算着时间,隔一会再打一次。


这些,似乎你们都毫不在意。



社团招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师兄师姐当然也会支持你的决定;时间上有冲突,如果可以调整,师兄师姐也希望能尽力帮你争取。


然而那些看似重复的事情,其实都是因为它们很重要,师兄师姐才会反复强调,生怕你忘记或者没注意。


别忘了,师兄师姐也是从师弟师妹过来的。他们也是希望可以帮到你,不想你们因为错过了重要消息,而影响了你们自己切身的利益。


所以,一句"收到请回复"不仅是一个回复,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体现。



昨晚最后,郭丹在群里说,"就算有时候吃力不讨好,但毕竟我是师姐呀,应该多照顾他们。"


这句话应该是大多数师兄师姐的心声。


说到底,他们也只是比你们大一两届的普通学生而已。


他们本来可以不管你们有没有收到信息,因为,如果你们没收到,对师兄师姐来说,其实也无关痛痒。


但是为了你一句回复,他们可能会耗上一个下午,甚至一整晚的时间来等待着。


而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既开展不了后续工作,也不能放下工作不管,去逛街谈恋爱,或者做自己的事情。


你问我,师兄师姐图什么?


"不图什么,只不过我们不希望师弟师妹因为错过了任何重要的信息而造成什么遗憾。"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们不仅要及时回复他们,更别忘了多说一句:


"收到啦,谢谢师兄师姐。"


"辛苦师兄师姐了,我会准时到的。"


一句简单的关心,其实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到,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后,未来有一天,你们也会成为师兄师姐,成为现在的"我们"。


或许你也会有点怀念,那个时候催促你的师兄师姐。


那么现在,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收到请回复,你回吗?"

陪你·听

9月21日 星期四


“收到,谢谢。”

陪你青听|石杨春晓(团重庆市委)

编  辑|石杨春晓(团重庆市委)

主  播|刘静渊

音频后期|GK_loma

制  图|王姝右(团重庆市委)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文字来源|微信公众号“榨菜大叔”

图片来源|网 络



▼点击,今晚想多陪陪你~

比笨更可怕的是自以为聪敏

“儿臣”的账单与“额娘”的神回复...

16年迁移路,故宫人的坚守——《海棠依旧》

《夜走灵官峡》(杜鹏程)

不读书的年轻人,你将“死”于35岁

《兰亭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到了30岁,我最爱秋天

对不起,原谅谅父母的不完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